天灾集午未,岂意非虚傅。
忽从坦夷中,如隋崔嵬巅。
年年稻增入,间日民一飦。
性命豪毛轻,骨肉草芥捐。
惟类偶遗脱,此君所安全。
春花簇隋露,夏实攒荒烟。
陟危虎豹怒,缒峻萝曷缠。
采采簸地净,蒸曝春粒坚。
捉筐儿赢股,力杵妇从肩。
功与稻梁来,状如矣麦然。
俚语漫纪实,敢希辑为编。
次韵竹米。宋代。汪炎昶。 天灾集午未,岂意非虚傅。忽从坦夷中,如隋崔嵬巅。年年稻增入,间日民一飦。性命豪毛轻,骨肉草芥捐。惟类偶遗脱,此君所安全。春花簇隋露,夏实攒荒烟。陟危虎豹怒,缒峻萝曷缠。采采簸地净,蒸曝春粒坚。捉筐儿赢股,力杵妇从肩。功与稻梁来,状如矣麦然。俚语漫纪实,敢希辑为编。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送文潜归因成一绝奉寄。宋代。吕本中。 水天空阔片帆开,野岸萧条送骑回。重到张公泊船处,小亭春在锁青苔。
和先师宏智和尚五转位颂·匣里青蛇吼。宋代。释慧晖。 宝剑横斜天欲晓,洗净魔佛逼人寒。匣中阴阴光生处,衲子徒将正眼看。
鹧鸪天 读《柳如是别传》。近现代。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旧风流。纵横盲左凌云笔,寂寞人间白玉楼。情脉脉,意悠悠。空怀家国古今愁。何须更说前朝事,待唱新词对晚秋。
寻胡处士不遇。唐代。韩翃。 到来心自足,不见亦相亲。说法思居士,忘机忆丈人。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幽兴殊未尽,东城飞暮尘。
见云雷垂垂不雨怅然有作。明代。李梦阳。 大梁城东云出雷,捩风拖雨故徘徊。黄鹂坐树深无语,紫燕衔泥阻未回。即恐孝娥为早冢,不闻神女傍阳台。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