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举手移天毂,无冠少师鬓发秃。已将周孔一齐州,更假释梵庇冥族。
锤沙画蜡十许年,冶出洪钟二千斛。光如寒涧腻如肌,贝叶灵文满胸腹。
字画生动笔简古,矫若游龙与翔鹄。外书佛母万真言,内写杂花八十轴。
金刚般若七千字,几叶钟唇填不足。南山伐尽觅悬椎,诸葛庙前刈古木。
震开善法忉利宫,撼穷铁网莲花狱。鼎湖龙去几春秋,二百二回宫树绿。
蒸云炙日卧九朝,监寺优官谁敢触。大材无用且沉声,吠蚓啼虫满山谷。
今皇好古录断沟,琬琰天球充黄屋。十龙不惜出禁林,万牛回首移山麓。
沧海老霆行旧令,洛阳遗耇开新目。西山但觉神奸潜,易水不闻金人哭。
道旁观者肩相摩,车骑数月犹驰逐。翠色苍寒欲映人,当时良匠岂天竺。
万事粗疏谁不然,今人不堪为隶仆。兴悲运慈又一朝,万鬼如闻离械梏。
几时谏鼓似钟悬,尽拔苍生出沟渎。
万寿寺观文皇旧钟。明代。袁宏道。 先皇举手移天毂,无冠少师鬓发秃。已将周孔一齐州,更假释梵庇冥族。锤沙画蜡十许年,冶出洪钟二千斛。光如寒涧腻如肌,贝叶灵文满胸腹。字画生动笔简古,矫若游龙与翔鹄。外书佛母万真言,内写杂花八十轴。金刚般若七千字,几叶钟唇填不足。南山伐尽觅悬椎,诸葛庙前刈古木。震开善法忉利宫,撼穷铁网莲花狱。鼎湖龙去几春秋,二百二回宫树绿。蒸云炙日卧九朝,监寺优官谁敢触。大材无用且沉声,吠蚓啼虫满山谷。今皇好古录断沟,琬琰天球充黄屋。十龙不惜出禁林,万牛回首移山麓。沧海老霆行旧令,洛阳遗耇开新目。西山但觉神奸潜,易水不闻金人哭。道旁观者肩相摩,车骑数月犹驰逐。翠色苍寒欲映人,当时良匠岂天竺。万事粗疏谁不然,今人不堪为隶仆。兴悲运慈又一朝,万鬼如闻离械梏。几时谏鼓似钟悬,尽拔苍生出沟渎。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结交行送武之文。元代。王冕。 江南野人毛发古,骑牛读书无一侣。白眼遥看泰华云,赤脚冷濯沧浪雨。长安小儿不足数,论文忽有东平武。武君胸中气峥嵘,呼吸云梦吞沧溟。笔底春秋决王伯,坐探今古无馀情。青青扬舟渡淮海,江山秀色遥相待。雄文卷尽九江碧,新诗写出庐山翠。西南五老青未了,倏忽骑云过蓬岛。脱略不作公子行,随我骑行踏芳草。人怪我颜何丑老,自觉无人可同调。梅花明月柳花云,独对青山发长啸。武君过我笑我痴,话言时复投其机。柴床卧听夜雨落,草窗坐看秋萤飞。凄凉饮尽客中味,君知我知谁复知。今年丙子旱太苦,江南万里皆焦土。老羸饿死壮者逃,硕鼠欺人暴如虎。武君平生多抱负,对此如何可轻举?武君武君善调护,慎勿轻身学巢许。秋风昨日吹大荒,草木黄落雁南翔。浩然归兴不可降,严君五马一马黄。大兄亦受七品郎,况是迁官归故乡。可知闾里生辉光,我穷衣袖露两肘。回视囊蓖无一有,送君不劝阳关酒。长歌但折江上柳,丈夫有志当自持。不须重此生别离,泪不为此生别滋。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绿。试弓好射衔花鹿,有怀若问山阴竹,中天亦有南飞鹄。
送林次崖先生钦州考绩二首 其二。明代。卢宁。 极海六年图卧治,孤忠千结独成狂。一州民瘼春同煦,万里君门夜未央。搜辑地舆成国史,隐忧戎马疏蛮荒。何时宣室来前席,迅策奇勋在衮裳。
洮湖纪兴 其二。明代。王樵。 西对三茅意自閒,谁知湖外有青山。小楼堪筑平沙上,两面回看兴未阑。
山间 其二。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自述。明代。唐顺之。 祗为抽簪早,归来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犹是饭牛身。负郭无新业,灌园有旧邻。矶边独钓客,陇上偶耕人。相见一相笑,吾今罢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