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趋庭日,风尘筮仕辰。献荆思报国,捧檄冀荣亲。
肇典丹阳校,旋苏海邑民。渔盐千古旧,弦诵一朝新。
浩荡王纲解,艰虞国步屯。遂令娱綵士,几作负羁臣。
天地裨忠孝,云山获隐沦。陶潜犹纪晋,黄绮肯归秦。
体病相如渴,家伤原宪贫。将何具甘旨,并□窘晨昏。
善事行惊俗,高居德照邻。儒言存道脉,野趣任天真。
里巷称耆艾,乡邦礼缙绅。时方瞻故老,世忽哭斯人。
莫驻桑榆景,翻全宠辱身。声名应不泯,传播必殊伦。
循吏光前史,文场殿后尘。遗音悲贾鵩,绝笔叹姬麟。
有客含情切,长涂洒泪频。知心遗鲍叔,交谊失陈遵。
零落今如是,襟怀孰可陈。未悬徐墓剑,空忆汉江纶。
独立西风里,老吟东海滨。此生何所托,歌罢复沾巾。
哭汪遁斋二十四韵。元代。戴良。 诗礼趋庭日,风尘筮仕辰。献荆思报国,捧檄冀荣亲。肇典丹阳校,旋苏海邑民。渔盐千古旧,弦诵一朝新。浩荡王纲解,艰虞国步屯。遂令娱綵士,几作负羁臣。天地裨忠孝,云山获隐沦。陶潜犹纪晋,黄绮肯归秦。体病相如渴,家伤原宪贫。将何具甘旨,并□窘晨昏。善事行惊俗,高居德照邻。儒言存道脉,野趣任天真。里巷称耆艾,乡邦礼缙绅。时方瞻故老,世忽哭斯人。莫驻桑榆景,翻全宠辱身。声名应不泯,传播必殊伦。循吏光前史,文场殿后尘。遗音悲贾鵩,绝笔叹姬麟。有客含情切,长涂洒泪频。知心遗鲍叔,交谊失陈遵。零落今如是,襟怀孰可陈。未悬徐墓剑,空忆汉江纶。独立西风里,老吟东海滨。此生何所托,歌罢复沾巾。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萧萧。。郭步韫。 萧萧木叶下园林,摇落偏惊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鬓改,愁多翻爱素帏深。菊当九日凌霜健,虫避西风隐壁吟。正是夜来愁伏枕,谁家月下击清砧。
元基席上再送士仪。明代。萧显。 离席因君荐木桃,碧缸新酒泻春涛。诗盟递结东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帘动午风花气暖,几当晴日篆烟高。狂歌亦是骊驹曲,三叠阳关意未豪。
梦锡遗蔗。宋代。孔平仲。 忆昔游五岭,甘蔗弥野阔。一来琅琊城,此味久所阙。商人自东南,驾海连天筏。所致虽不多,爱养尚如活。傍求未得之,分遗意特达。中凝甘露浆,外削紫玉屑。渐欣入佳境,仍喜对高节。应知方著书,持此解消渴。
长亭怨慢 夕阳。清代。殷秉玑。 看一角高楼红晕。望断遥天,画栏偷凭。柳外长虹,艳魂早已化秋冷。落花三径。吹不去春风影。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重认。已孤村不见,只见远山明净。几番雨过,又小小新蟾相映。最愁是、一纤匆匆,共荒渡、片帆刚趁。正鸦背归来,馀恨人间犹剩。
展旗峰。明代。王世贞。 猎猎峰旗空际磨,千山草木见还无。天策府中玄甲队,淮南节下黑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