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
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於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嵩阳书院诗。宋代。李廌。 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却思鬻此者,於儒与何诛。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偈颂一百零九首。宋代。释可湘。 东家点灯,古家暗坐。一样元宵,生涯各做。暗坐底默默提撕,点灯者明明照破。
题深省庵。宋代。蒲寿宬。 结草为庵寄一枝,钟鱼聊复事清规。野蔬入供无人识,古柏为香有佛知。频去饮泉非为渴,偶来坐石忽忘饥。常谈且接头陀伴,欲说上乘空费辞。
撷芳词 秋柝。清代。周贻繁。 徵轮静。西风劲。一杯清醑浇愁兴。离怀弱。香衾薄。有何纷扰,为谁惊觉。柝。柝。柝。更筹永。银釭冷。欲眠无寐声声警。山城角。街檐落。鸣鸡相和,暮蛙频学。阁。阁。阁。
送王本一如辽阳。明代。边贡。 送君无奈别情何,五日生朝客里过。心逐悬旌离汉徼,梦随春柳渡辽河。重关复岭狼烟接,暮雨朝云海气多。应有大篇吟出塞,不须停马问干戈。
命妓不至。唐代。刘兼。 琴中难挑孰怜才,独对良宵酒数杯。苏子黑貂将已尽,宋弘青鸟又空回。月穿净牖霜成隙,风卷残花锦作堆。欹枕梦魂何处去,醉和春色入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