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群山列翠屏,天池宛转带支硎。行穿壑谷身忘倦,忽听松风酒又醒。
岁闰故应春缓缓,民饥欣见麦青青。老年行乐知无几,莫负樽前双玉瓶。
二月廿六日游天池诸山。明代。文徵明。 西北群山列翠屏,天池宛转带支硎。行穿壑谷身忘倦,忽听松风酒又醒。岁闰故应春缓缓,民饥欣见麦青青。老年行乐知无几,莫负樽前双玉瓶。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二。宋代。韩淲。 日迟无处著诗狂,寄傲僧窗小小房。一阵杨花风澹荡,试回清梦到池塘。
山中九日。。郭印。 信马幽寻惯,重阳未及家。清游贪翠巘,素约负黄花。纵目心先折,经秋鬓欲华。因循时节过,底处觅流霞。
赠商水连尉同年。宋代。祖无择。 场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试便同荣。神仙名籍轮梅福,典册文章滞马卿。泣玉泪收休积恨,掷金词在蔼新声。公卿好致归台阁,莫遣徒劳浩叹生。
粉蝶儿 咏霜。明代。王夫之。 问天涯,有几多寒情冷绪。怕春来、游丝飞絮,更因风,黏住了,江天红树。弄轻盈,勾引教飞去。悄不知,小桥西荒鸡催曙。月斜时、揉碎一天珠露,苦恁将,酸风勒住。尽凄凉,拚与寒鸦低诉。
上已日游大慧寺后山二首 其一。。王慎中。 雅性遗生迫,微尚在幽深。联珂遵城隩,肃轸逗河阴。春气柔且嘉,明霁旷遥寻。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萦阜上岩嵌,攒石下亏嵚。览物易成趣,即景纡登临。陟峻或拆秀,乘风时披襟。目施晞阳葩,耳夷悦候禽。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寝痾怅在昨,真蕴惬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