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天子六省方,帐殿金扉照水黄。当年故物独铜鹿,口衔芝菌望幸长。
与二仙禽列为四,旧存其一今亡矣。玉狮盗去田蟛郎,承露金仙应堕泪。
眼见阳和八八春,铸始乾隆金几斤。更溯景陵遗老尽,上方龙象空烟云。
摧牙落角苔花绿,乱领妖要应怒触。时来被锦孤山阳,乱定淈泥湖水曲。
枯枝犹讶长生牌,苍鼠啼向空坛荄。精蓝一炬守吏去,剩有残僧拾堕柴。
文澜阁圮颓梁在,书付秦灰谁续采。睿思亲解尘角讹,文物当年盛渊海。
宫前老翁曝背言,今是乾隆几叶孙。先皇不宝四白鹿,再拜溪毛荐水温。
圣因寺行宫前铜鹿行。清代。袁昶。 古稀天子六省方,帐殿金扉照水黄。当年故物独铜鹿,口衔芝菌望幸长。与二仙禽列为四,旧存其一今亡矣。玉狮盗去田蟛郎,承露金仙应堕泪。眼见阳和八八春,铸始乾隆金几斤。更溯景陵遗老尽,上方龙象空烟云。摧牙落角苔花绿,乱领妖要应怒触。时来被锦孤山阳,乱定淈泥湖水曲。枯枝犹讶长生牌,苍鼠啼向空坛荄。精蓝一炬守吏去,剩有残僧拾堕柴。文澜阁圮颓梁在,书付秦灰谁续采。睿思亲解尘角讹,文物当年盛渊海。宫前老翁曝背言,今是乾隆几叶孙。先皇不宝四白鹿,再拜溪毛荐水温。
(1846—1900)浙江桐庐人,字重黎,一字爽秋。光绪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讲实学,不主故常。官至太常寺卿。以反对用义和团排外,被杀。后追复原职,谥忠节。有《浙西村丛刻》、《袁昶日记》。 ...
袁昶。 (1846—1900)浙江桐庐人,字重黎,一字爽秋。光绪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讲实学,不主故常。官至太常寺卿。以反对用义和团排外,被杀。后追复原职,谥忠节。有《浙西村丛刻》、《袁昶日记》。
乙巳岁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书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内成十诗奉寄 其二。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山间 其二。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首尾吟 其八十三。宋代。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恨月时。见说天长在甚处,照教人老待奚为。婵娟东面才如鉴,屈曲西边却似眉。由此遂多悲与喜,尧夫非是爱吟诗。
戛金钗。两汉。佚名。 梅蕊破初寒,春来何太早。轻傅粉、向人先笑。比并年时较些少。愁底事,十分清瘦了。影静野塘空,香寒霜月晓。风韵减、酒醒花老。可杀多情要人道。疏竹外、一枝斜更好。
送郑叔车还乡。明代。张孟兼。 晚秋气始肃,远客早知寒。登舻越重河,长路浩漫漫。郑君去故国,水宿更风飧。因兹搆沈绵,伏枕在江干。昔年仕朝簪,济济仪鹓鸾。有子长阶庭,娟娟秀芝兰。兵压隔温凊,恨不生羽翰。流言日纷起,念之热肺肝。燕山尚冰霰,汴水犹波澜。既忧滫瀡阙,复恐衣裳单。未知亲定所,岂悼行路难。愿学朱寿昌,历访遍川蛮。望云朝屡怅,见月宵永叹。睽违十五载,梦寐何时安。一旦遇中途,两恨共相看。阿儿悲且喜,揾泪不能乾。阿父病随愈,倾倒为汝欢。细询尽故旧,相语夜向阑。几人乱离后,骨肉能尔完。况乃四十指,举族无一残。会当返故里,高堂舞斑斓。因事尚留滞,遣子先往观。急归报尊长,庶使众心宽。忝予同乡邑,羡伊子职殚。移忠谅由孝,踵美登王官。荆花既烨烨,桂树亦团团。好将丹一寸,书入青琅玕。